文/葉田甜,108級
「老師,南女有鬼故事或靈異校園傳說嗎?」 「呃,不知道耶,同學我們先回來上課喔…… 」
自從這段對話發生在高一開學不久的課堂上後,「雞皮疙瘩的校園傳說」就成為了同學間感興趣,卻苦無材料發揮的閒聊話題。後來有一天,一個常常晚自習的同學神神秘秘的告訴大家,她在晚上的紅樓牆上孔洞對面看到「學姐」。
朋友:「我晚上經過紅樓走廊的時候,從籃球場到校長室那段完全沒有燈,我往教官室那邊走的時候,就從牆壁的某個縫看到對面有一個阿嬤在看我,她還對我笑欸,是不是很刺激。」
我:「你確定你看到的不是處室阿姨嗎?哈哈哈哈哈。」
朋友:「可是我確定學校裡沒有長那樣的阿姨,而且她是老阿嬤,有哪個老阿嬤會那種時候在紅樓走。」
我:「你真的是很扯,你應該要停下來跟她練習臺語對話哈哈哈哈。」
朋友:「說不定她是一高女的學姐靈魂晚上回來玩餒,這樣就不會講臺語阿,不知道她在學校都在幹嘛。」
我:「._.」
且不論同學到底是眼花撩亂,還是半夜的紅樓真的會出現微笑的日本阿嬤,這件事某種程度上提醒了我,我對過去學校中的學生是什麼樣子完全沒有概念。雖然已經連續兩年半每天都來學校報到,但我對台南女中的過去只有粗淺的理解,最耳熟能詳的校史版本就是以一高女、二高女、省南女、國立臺南女中為發展主線的時間順序法介紹。現在的台南女中承接了日本人讀的一高女校舍,而本質上是臺灣人讀的二高女的延伸,學校也已經自詡「百年老校」。如此厚實的時間累積,一定也在校舍中許多地方留下蛛絲馬跡。
如此一來,「一百年前的學姐都在學校幹嘛?」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有跡可尋,要是學校裡可以找到微笑阿嬤是誰的線索,那可真不錯。在所有的校園有形、可移動的文化資產裡,我覺得紅樓的校史室就是一個保有最大量校園古物件的地方。但是校史室平常不開的,想進去的話要向校長秘書借鑰匙,於是每次經過紅樓走廊校史室鎖著的白色大門時,我的好奇心都越疊越高。我所能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有: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歷屆畢業紀念冊、南女風華一世紀、90周年校慶特刊,這些是學校已經數位化的文件檔案。
而當我終於進入校史室一探究竟時,我發現我所找到的資料比想像中的還要豐富。校史室內四面牆都有展示櫃,約有23個大小櫃子,從門口開始,前四櫃按照一高女到國立臺南女中的順序收納年代最老的一批資料,另外兩面牆的展示櫃專門收五零年代以後的反共比賽獎盃狀到近代的學校得獎證明。剩下一邊是是專放大獎杯的高櫃,上面放有歷代校長照片。但校史室目前看來較像是作為儲物空間使用,有許多抽屜內的物品仍然十分散亂。一個個開起這些儲藏櫃,前人的筆跡與照片自然而然的在這個空間中為我營造出了過去的樣貌。校史室中,有昭和時期到現在的畢業紀念冊、戰後學校大事記、近代學校自編教材、各時期成績冊、手稿、文宣品、相簿照片、通訊錄等等等。不只一百年前的學姐在幹嘛可以被拼湊出來,七十年前、五十年前、二十年前、去年,不同殖民政權、和迥異政治風暴中的教育制度內容劇變在校園物件中留下了處於政策末端──教室中的第一手證據。
可惜的是,年代久遠的重點文物保存狀況不佳。其中,一高女的通訊錄由於是昭和50年左右才被整理發行,所以狀況尚佳,但是二高女時代的畢業紀念冊和在學紀念簿都已腐化破碎。校內展示櫃的功能僅僅只有展示,並沒有溫濕控制或其他保護機制,年代遙遠的文件自然每況愈下。紙頁的碎裂狀況嚴重,書頁部分發霉、相黏無法翻閱,有幾批物件裡也掉出白白小蠹魚,這些對完整的保存都有影響。有次我清點文物後,回家才發現袖子上沾到破裂的碎紙片,可見這批古物有多麼岌岌可危。
台南女中校史室收藏的重要文物 台南女中校史室收藏第一高女的重要文物
我認為臺南女中擁有一批絕佳的歷史素材,就算這些資料與其他學校的物件相比不算稀奇,但是承載於它們之上的集體記憶、情感、代表的歷史意義等,應該是由學校歷屆師生等與這所校園有直接關係的人來定義。另外,就算來自某些時期的精神意義無法被外人、甚至新一代學生們理解,我認為文物本身也已經具有足夠豐富度,可以帶領觀者用另一個角度理解「臺南女中」在近代教育制度演變中的存在原因。目前,整理校史文物的計劃正在籌備中,期待這個需要永續經營精神的議題可以在南女校園中走向一個有討論價值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