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入學爭議:讓我們有更多的誠摯的溝通完整版

文/ 陳婉琪,台北大學社會系系主任

上週我在臉書上發起一個「申請面試流言終結運動」,邀請大學老師們向社會大眾一起澄清關於申請入學的常見誤解,得到不少回應,也被媒體報導。台南女中校友會向我邀稿,希望我談談發起動機及相關回響。我先謝謝校友會給我這個機會。

為什麼會發這則貼文?動機其實很單純。第一個原因是我發現相關議題可能需要更多的社會溝通。我的前一則貼文與前陣子入學爭議所引起的問題有關(來自週刊記者的提問,加上我的回覆內容),該貼文已出現異於平常的分享轉貼數,顯示公共政策的辯論的確需要更多社會溝通,也需要相關研究或資料作為討論基礎。

另一個原因更單純,如同我發文中已說明,前陣子公共輿論再度揚起已重複多年的質疑(大學入學申請過程非常花錢),但除了報名費與交通費之外,按我的理解,有不少說法並不是大學各校系所重視的。於是我想,大學端不能提供多一點訊息嗎?如果真的是迷思是誤解,不多做一點澄清、多來一些溝通討論嗎?

發文之後,一週之內得到不少回應。我完全不認識的、領域大不同的教授留言支持或分享轉貼,不習慣用FB發言的老師私下跟我說,「對啊,我們平常就是這樣看的啊~~」。大學老師之外,也有不少回應來自高中老師與家長。部分高中老師表示他/她們平日就是與學生及家長如此溝通,但卻常常不被相信;有些家長則謝謝這樣的說明,認為更多類似的溝通有其必要。

以上這些屬於正面回應,也是我最初所希望達到的一點點效果—-從大學端得到更多基本共識,從高中端、家長端得到更多理解,不管效果多麼微薄,進展多麼緩慢,都算好事。

但當然,回應不會都是正面。也有不少持續質疑的聲音。如果能因此而帶來更多有意義的討論與溝通,質疑仍是好的,但我發現(並沒有真的想溝通的)酸言酸語似乎也不少。

在這些非正面的回應當中,以下我挑出較常見的三類質疑或批評來討論。

[你能為其他領域其他校系代言嗎?]

有一種合理的質疑是,你只不過來自一個小小的學系,怎能為其他校系代言?你有能力判斷不同領域的申請原則規範嗎?舉例來說,醫學系或工程相關領域,與社會科學領域有很大的差異,你個人提的申請建議怎會有用?

我想我並沒有要試圖告訴大家,不同專業領域想要的學生是什麼樣子。換句話說,我提的不是「建議你做什麼」,而是試著傳達「你沒有一定要做什麼,你可以不用被綑綁限制」。

我提的只是一個原則,一個跨科系應該都成立的原則—-「大多數的科系想看到的是你自己、你內在的潛力,而不是你花多少錢來包裝你」。我想要強調花錢的「無必要性」,破除多數人對花錢的執迷/質疑。

在這個原則之下,你不用認定你「必須」做什麼,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特質,跟風反而減損你的風格特色及獨立思考能力。除了跟著大家一起擔心,一起做以為一定要做的事、可能頗花錢的事之外,你有太多方式可以進行自我探索、有太多選項可以呈現你自己。若仍有人要質疑這是我的個人意見,我也只能重複表示,我確實已聽過太多大學老師抱怨:「為什麼大家都做一樣的XXOO的事?為什麼大家的書審資料都長得差不多呢??」這些意見僅提供學生們參考。

[校系選學生?學生選校系?]

另有一些批評來自家長們不愉快的經驗,譬如指出申請過程一些具體不理想的狀況。這其實也是另一種「我無法為所有校系代言」的情況。即便我認為自己的系、身邊較熟悉的系所或同僚,努力又認真,公平又合理,一個渺小的個人仍然無法代表多數校系。

舉個具體的例子,我聽過讓家長們很不以為然的一個作法—-集體面試(或是任何讓學生錯愕地發現該系在面試時間並未進行任何篩選流程),那為何叫我千里迢迢來面試?

這種安排給人觀感很差,我不認為這是OK的作法。但我可以談談它背後的可能性。按理來說,認真篩選到適合的好學生,是每個校系都希望的事。如果它不將努力放在篩選工作,這表示該校系面臨不少其他校系的競爭,學生只要進一階,最後沒機會進來的比例非常少。因此它將力氣改放在宣傳(譬如領域說明、校系簡介)。說白了就是,學生以為校系在選學生,但事實上是學生在選校系。不少校系都面臨不小的壓力,即使是眾人認為很好的校系,也還是面臨各種不同性質的競爭。

再說一遍,背後有原因,不代表這個作法可被接受。有些系採取這樣的安排,實質上可能是刻意綁住學生的時間,成為系所之間惡性競爭的展現。同樣搶學生,我聽過更為適當、專業的作法:明知需被篩選掉的學生不多,但仍以專業的、震撼教育等級的面試過程來獲得學生的好印象。我相信這是各校系需要努力精進之處。

[問題根源可能在於「缺乏信任」]

另一種情況是,從留言內容來看,家長們連具體不理想的狀況都不想跟你討論了,直接表達負面的情緒。

這類的表達當然就比較「酸」。針對這類酸言酸語,我聽過有人採取「反酸回去」的說法:「你總是認為大學教授看不出來、缺乏判斷力,或你批評他們缺乏道德與公平性,但你卻急切地想把孩子送進來,這不是有點矛盾嗎?」。但這說法帶著點嘲諷,我想絕對無助於溝通。

這類負面回響當然是最難談的一部份,因為它反應著社會大眾整體對大學的「缺乏信任」!!

[為什麼缺乏信任?我們可以做什麼?]

為什麼缺乏信任?我們可以怎麼辦?針對這個嚴重的問題,我試著從中抓出三種可能的解釋,分別提供一點意見,也算是努力的方向:

(1) 運作不良的校系單位:公司有很賺錢的,有搖搖欲墜的,也有最後倒閉的。校系單位當然也會有差異,有運作健全的,努力認真的,也會有品質欠佳的、全員擺爛的。面對這種情況,學生及家長作為選擇者、消費者,當然要利用手上的選擇權來加速淘汰。此外,面對部分單位的運作不理想,批評盡量具體(是哪個單位是哪種作法),並避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是不是會更好?全盤否定式的批評,對整個社會,會不會太傷?

(2) 社會不平等的本質:有一類回應是「別騙我了!參加營隊怎麼可能不加分?我花錢就是買到一些經驗啊!」這種「金錢可以轉換成實際能力」的批評,我在其他文章已經談很多了,便不再重複太多。簡單來說,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做到公平。當大家著眼於入學申請制度的不公平時,可以試著做兩件事:一是留意一下過去對聯考世代的教育研究,想一下,或許大家只是因為太習慣舊模式,因而忽略了考試制度也有不公平的過程。二是回想初衷,當初為何希望減少考試對升學的影響力,難道不是因為許多人同意,未來人生與工作的準備期,也需要應考能力以外的能力培養嗎?與其走回頭路,努力持續改善目前的前進方向,會不會更好?

(3) 各校系之專業性尚待努力:我最後想討論的這種可能性算最常見—-面對申請流程,多數校系並沒有什麼不公正、不理想的作法,只是尚未展現足夠的專業性,取信於大眾。我可以講講我所知道的各系作法,以及正在進行中的努力。有些系會有固定公式,調整不同面試老師的整體分數差異,排除掉個人的評分習慣差異;有些採用類似學術審查制度的方法,多位老師評分一致是最理想,但若評分差距過大,就需額外討論並提出具體意見,直到達成共識。除此之外,目前有不少校系正在進行「招生專業化」計畫,透過不斷的討論(同時也會諮詢高中老師的意見,強化高中端與大學端的溝通),讓書審及面試的評分標準更加具體明確(不論是否公開)。同時從一次又一次的實際評分操作來改良這些標準。有些則利用校務研究來檢驗過去的評分對學生入學後的表現到底有多少預測力,才知道未來該如何調整。

以上最後一段所談到的這些作法,雖還需要更多時間才能累積篩選人才的專業性,但的確充分反映了各校系,不分領域地,最想要的就是「找到適合該系的好學生」。不願努力做這件事的校系,招致苦果的仍是校系自己。從「動機論」來說,社會大眾或許應該給大學校系多一點點信任。

從組織的角度來說,要有足夠人力、資源來將申請入學過程做到真正理想的狀況,很可能不在「系層級」,而需要提升至「學校層級」(譬如大多數的國外大學)。今天為何眾多校系人仰馬翻、眾多大學老師勞心勞力,卻仍流於裡外不是人的窘境,更根本的可能是組織制度的問題(台灣的大學組織是系本位,系與系之間的疆界難以突破,但以系的規模及資源來處理申請入學,有時又稍嫌窘迫)。但這應該不是短時間能突破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