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和我的校園秘密

文/張瑩瑩,67 級

高一發生的事,讓我差點成不了今日引以為傲的台南女中校友!

場景回到 44 年前,台灣終於換了總統,十大建設正在進行。我滿懷回家鄉府城的希望,從彰化跨區參加台南高中考試,成為高一五班座號 1 號,台大畢業的劉秀文老師第一年當導師。

經過三天新生訓練,通過儀容髮型檢查,開學二週,同學漸熟師長略識,升完旗進教室,我和愛動的同學就換上運動短褲清涼去。聽着師長天天惇惇訓誨:切勿違反校規、遲到⋯,以免被記過留下污點。看着班導有着美麗有神眼大眼,長髮清瘦,身形飄逸,但開學至今似乎為了樹立威信,她還沒對同學笑過。

一天老師派風紀股長我拿作業去訓導處,正走出辦公室門前被厲聲叫住,「同學,你為什麼燙頭髮?髮型不得削薄⋯⋯」莫名其妙回頭,只見女教官起立站在辦公座位上,目光灼灼嚴厲盯人。我解釋自己天生卷髮沒燙髮,在剪髮時只見剪刀沒見到剃刀⋯我只有如常剪髮,沒削薄。教官似乎不接受,她逼向我想看仔細,我ㄧ急高聲為自己辯護:「二週前我才通過學校儀容檢查,此時不是儀容檢查時刻⋯」云云,教官大概容不得小屁孩挑戰她權威生氣改口說:「你剛才對師長態度不敬,要記過處分。」旁邊一位女組長幫忙說:「是啊!同學你要道歉! 」頓時我受冤氣到臉紅脖子粗,牛小妹脾氣大爆發,堅持不肯為起初無有之事低頭道歉了事。二方僵持不下,上課鐘響解圍,氣呼呼地回到教室,菜鳥我鐵青着臉茫然在教室一整天。隔日請同學王姿乃幫忙請假,自己罷學在寄宿的姨媽家,打算轉學彰化,回到那所國中時代一直遊說我直升高中的母校私立中學。

罷學第二天中午,劉老師騎着腳踏車來家訪,傾聽委屈安慰我受傷的心靈,力勸我回校上課,並說要是教官堅持記過要她簽字,她就算壓力很大,也會極力挺學生到最後。上學驚魂記後三天,我回到學校上課,暗自發奮為了導師和自己的榮譽,我必須加倍努力。第一次月考成績不錯,往後三年成績維持住,我仍然調皮但學會自制。高中三年教官沒再提及那件在訓導室擦槍走火的事。看來是導師愛我護我,教官雖把我高高舉起示警,但最後輕輕放下不記小人過。在那具有濃濃威權,教官掌握訓導學生督察老師權力的時代,初為導師護衛莽撞惹禍學生,劉老師的確承受很大壓力。藉此我要對劉老師說聲遲來的感謝再感謝!沒有初為人師勇敢的你,我可能不是現在的我。

由左至右:吳美蓉、曾乙允、劉秀文老師及 張瑩瑩
由左至右:吳美蓉、曾乙允、劉秀文老師及 張瑩瑩

回想從前,劉老師教歷史有很好的歸納能力,課堂上唱作俱佳,筆記清楚,讓人印象深刻,戰國七雄按照滅國次序念,直到現在我還能背頌。她影響我愛自學歷史,成為一生的興趣。她當導師十分認真,常利用午休時間和每個學生輪流個別談話。我大概麻煩多需被輔導,因此常蒙垂青,關心談話特別多次。為了調整我的銳氣,她曾分享轉學經歷;她高一念南女,後因搬家高二插班北一女,就讀後,發現人外有人。我畢業多年才知道當時學期末成績單上,老師對學生有二句評語,為了求貼切有益學生,她要多麼深入認識學生,才能漚心瀝血寫出那八字箴言來。依稀記得老師對我的評語是聰明負責,頗有主見⋯之類的。

往後雖不再有機會受教於劉老師,但每每校園相遇,有機會老師總會停步關心多聊幾句。高二我在自然組就讀 ,據聞我歷史月考成績曾被劉老師拿來刺激社會組同學。

一切肯定不是我行,而是劉老師會教!念歷史的方法不外歸納、整理、比較,高一受教之後早已深烙我心。高三降旗後同學常留在紅樓教室自習,我喜歡拿着書高高倚在長廊邊,透氣醒腦兼欣賞金黃色校園,突然看見瘦弱的劉老師提一大袋採購物品經過校園,

老師像看到救星一般呼我下去幫忙,有事弟子服其勞,師生嘻嘻哈哈有說有笑,夕陽餘暉中一路走回單身老師宿舍去。在準備聯考前一個月,我白天自修的地方不在學校教室,而是撒嬌得來的劉老師學校宿舍,她上班前還常準備水果給我,更將收錄音機大方借我用。

畢業後寒暑假我常回學校找老師,歲月漫漫人生總有高低起伏,我和老師變得亦師亦友,可以談人生很多話題。我曾受老師差遣為師生到榮總探望退休住院的孟淑範校長。難忘結婚時老師特地送金項鍊作為賀禮;老師婚後住得離我娘家頗近,我們曽約在運動公園一起散步聊天,恰似回到從前。一回我帶著念高中的孩子去拜訪傳說中的導師,竟還被她招待。餐廳老闆娘誤以為我是家長,老師很得意地指正,我才是她學生,她自己則成了年輕師祖。我自責太晚知道老師折翼之痛 ,特地去她隱居的大樓探望,第一次給了一個深深的擁抱安慰她。

不知不覺自己來到台北落腳四十多年, 一天走在信義路上,突然背後有熟悉的聲音叫我名字,尚未轉頭看之時,心中立刻就認出那是劉秀文老師的聲音,好興奮師生竟在台北街頭見面了!

羊兒認得帶領牠牧者的聲音,好牧人也認得屬他的羊。良師如同良牧,恩師曾找回我這頭迷失的羔羊疼愛鼓勵,被尋回的羊兒必定也很愛她。這就是劉秀文老師和我共享一段可告人師生之愛的秘密。

2018 重聚餐會上,與老師劉秀文合影。
2018重聚餐會上,與老師劉秀文合影。